稻草人书屋

第十六章金戈铁马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稻草人书屋】地址:www.tsweets.net

五天,足够吐蕃大营落成,也足够成都一众做出种种布置和尝试。

城内北部的武担山成了练兵与实验各种器械的绝佳场所,说是山,也不过是土丘,山上的树木被不断砍伐运送制成柴火,生死存亡之际,一时无暇顾及水土保持的问题。府库中的碳也被沉入了摩诃湖底储存起来,一是为了防止煤场起火,二则是为了以备冬日。还有炮车的改制、土丸、石弹的制备。

不是没有考虑过火药,事实上沈青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火药。如果能够在冷兵器时代拿出这种强到超模的军事武器,沈青折觉得自己能打到吐蕃的王都逻娑城。

一硝二磺三木炭,这样的配比公式也很简单——但是硝石的量不足,纯度也不够。

沈青折对成都的矿藏一清二楚,附近有储量丰富的硝石矿,芒硝,和火硝的化学成分大相径庭。

还有便是水泥,现在是有实力做水泥的。石灰和黏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,放在窑中煅烧,磨成细末、再搅拌均匀,差不多能达到十八世纪左右的水平。

说起来简单,但是临战之时哪里都要用人,人力根本不够。先前已经逃走了许多小有资产的富户,连带着许多家仆,如今在城内的满打满算也不过八万户,也就是四十万人的城市水平。

即使硬着头皮弄出了初级流水线,以减少劳动力浪费;并鼓动能动弹的人、无拘男女老幼都出来动弹动弹——仍然无法满足劳动力缺口。

并且混凝土的强度也不如想象中那样强,还有开裂和硬度不足的风险。

于是只能用基础水泥配合沙子和鹅卵石,将四角的城墙和羊马墙先加固了一番。

这五日期间,吐蕃也派了小股重骑侵扰,或是遣民夫填壕、试探性的战斗和城外小规模冲突连绵不断,甚至在昨日雨夜,一辆吐蕃鹅车在西北角打了个缺口,搭上了城墙。

前方是不断的冲突,可以被成都视为大后方的汉、彭、简三州中,唯有彭州态度最为积极,甚至彭州刺史李持借着水道,运来了一批粮。

李持毕竟不是专业人士,运粮的船因为种种想得到想不到的原因,翻了一艘,叫吐蕃人扣了一艘,险险抵达成都的只剩下两艘船,载着两千石粮食——这也算是连日来最好的消息了。

“郫江与检江的水位降了,”黎逢春说着,“大概是吐蕃在上游做了截断。”

沈青折点点头,将炭笔束到腰间躞蹀的绊扣里,去看天色。

昨夜的细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[总攻np]艹翻那些贱货们 末世:我召唤的人/兽都想上我(nph) 差别对待 蓄意(偷情 1v1) 最后的巫女(1V2,h) 快穿:大佬都想操死我np 肉便婊子